统一服务电话:400-6162-766(免长途)
位置:首页 » 蒙古国旅游攻略

蒙古族长调音乐

一、引言

蒙古族长调在蒙古族音乐文化中最有代表性,他把蒙古民族的智慧及其心灵深处的感受表现得淋漓尽致。不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只要是蒙古人听到长调,都会体味到其中那份独有的激动与苍凉。

长调是流淌在蒙古人血液里的音乐,是民族识别的标志。你可以不懂蒙语,却无法不为蒙古族长调所动容,因为那是一种心灵对心灵的直接倾诉。她最大的魅力在于,是离自然最近的一种音乐,或者说她本身就是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作为草原上的民歌,蒙古族长调是一种历史遗存下来的口传文化,堪称蒙古族音乐的“活化石”。

二、概况

长调是蒙古语“乌日汀道”的意译。“乌日汀”为“长久”、“永恒”之意,“道”为“歌”之意,亦写为“乌日图道” ,意即长歌,是相对短歌而言,除指曲调悠长外,还有历史久远之意。也有将其直译为“长歌”、“长调歌”或“草原牧歌”等。

据考证,在蒙古族形成时期,蒙古族长调就已存在,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13世纪以来的文学作品中有大量记载。她产生于蒙古民族生产方式由以猎为主转到以牧为主的过程,人对待自然的态度由以夺为主转到以养为主,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产物。她与草原、与蒙古民族游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承载着蒙古民族的历史, 是对人类保护自然意识的一种唤醒,是蒙古民族生产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示。是一种具有鲜明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她以草原人特有的语言述说着蒙古民族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学和艺术的感悟。

根据蒙古族音乐文化的历史渊源和音乐形态的现状,蒙古族长调可界定为由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在畜牧业生产劳动中创造的,在野外放牧和传统节庆时演唱的一种民歌。她的特点为字少腔长、高亢悠远、舒缓自由,宜于叙事,又长于抒情;歌词一般为上、下各两句歌词,演唱者根据生活积累和对自然的感悟来发挥,演唱的节律各不相同;长调歌词绝大多数内容是描写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湖泊等,是蒙古族民歌特有的一种音乐表达形式。

蒙古族长调旋律悠长舒缓、意境开阔、声多词少、气息绵长,旋律极富装饰性(如前倚音、后倚音、滑音、回音等),尤以“诺古拉”(蒙古语音译,波折音或装饰音)演唱方式所形成的华彩唱法最具特色。

蒙古族长调是一种跨境分布的文化,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是蒙古族长调最主要的文化分布区。尽管中国和蒙古国根据本国实际,对蒙古族长调进行了力所能及的保护,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长调整体衰微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根本的遏制。对长调所采取的局部、分割或零散的保护方式远远不能应对所面临的各种挑战与冲击。对此,中国方面提出了与蒙古国联合,共同将蒙古族长调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蒙古国政府积极回应了中国方面的建议。中蒙两国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就联合申报事宜,进行了多次不同层次的沟通、协商、考察以及联合文本的制作等一系列工作,终于在联合国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了繁重而紧张的申报工作。

2005年11月2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宣布了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和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荣列榜中。中国和蒙古国共同将“蒙古族长调”成功申报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是中国第一次与外国联合,就同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的项目。中蒙两国联合申遗的成功,足以显现蒙古族长调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其不可估量的艺术性及世界性的价值。伴着中蒙两国申报蒙古族长调为"世界口头文化遗产"的成功,长调艺术将逐步地得到进一步的关注和保护。今后两国将在蒙古族长调的田野调查、研究、保护方法、保护措施等方面,进行密切和有效的联合行动。这对于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特别是对于蒙古族长调进行更好的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006年5月20日,蒙古族长调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10月24日,我国的首颗绕月卫星“嫦娥一号”搭载了三十余首歌曲奔赴太空,其中一首就是蒙古族长调《富饶辽阔的阿拉善》。

三、历史溯源

早在一千多年前,蒙古族的祖先走出额尔古纳河两岸山林地带向蒙古高原迁徙,生产方式也随之从狩猎业转变为畜牧业,长调这一新的民歌形式便产生、发展了起来。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它逐渐取代结构方整的狩猎歌曲,占据了蒙古民歌的主导地位,最终形成了蒙古族音乐的典型风格,并对蒙古族音乐的其他形式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可以说,长调集中体现了蒙古游牧文化的特色与特征,并与蒙古民族的语言、文学、历史、宗教、心理、世界观、生态观、人生观、风俗习惯等紧密联系在一起,贯穿于蒙古民族的全部历史和社会生活中。基本题材包括牧歌、思乡曲、赞歌、婚礼歌和宴歌(也称酒歌)等。

蒙古族长调属于蒙古族的音乐,而蒙古族音乐大至可分为三个历史发展时期,即山林狩猎音乐文化时期、草原游牧音乐文化时期、亦农亦牧音乐文化时期。

在狩猎音乐文化时期,其音乐风格以短调为代表,民歌具有结构短小、音调简洁、节奏明了、词多腔少等特点。整体音乐风格具有叙述性与歌舞性,抒情性较弱,这也是原始时期人类音乐艺术的共同特征。从现有资料可以看到,一些明显带有这一时期音乐文化特征的蒙古族民歌,至今仍在民间流传,如《追猎斗智歌》、《白海青舞》。

伴随着狩猎生产方式向游牧生产方式的转变,第二个时期的音乐风格也发生了从短调民歌向长调风格上的演变,形成了蒙古族音乐史上的草原游牧音乐文化时期。从音乐形态学角度上看,此时期既保留发展了狩猎时期的短调音乐风格,又逐步创新形成了长调音乐风格。就长调本身而言,此时期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由简至繁、由低至高的继承发展过程。因此,从公元7世纪至公元17世纪的千年历史中,蒙古族民歌发展的总趋势可概括为:以短调民歌为基础,以长调为创新,长调逐渐占主导地位的时期,也是蒙古族整体音乐文化风格形成的重要历史时期。

大约自公元18世纪(清朝中后期)起,随着历史变革及发展,北方草原与中原内地的联系进一步增强,各民族间的融合交流步伐加快。中原地区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也渗透到部分北方草原,文化交流更为频繁。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短调叙事歌、长篇说唱歌曲等又得到了新的发展,形成了蒙古族亦农亦牧音乐文化时期。这一时期的音乐风格特征可概括为:短调民歌重获新生快速发展,长调保持特色更加成熟。

四、艺术特色

倾心听一曲蒙古族长调牧歌,犹如站在苍茫草原向大自然倾诉。这种艺术境界,被诸多音乐学家、歌唱家称之为“天籁与心籁的完美统一”,而美学家则称之为“人和大自然高度自由完美的统一”。只要有一人领唱长调旋律,三五个人以持续低音潮尔,就会产生庄严肃穆、声势浩大、辉煌壮丽的气势;而一首马头琴民间独奏曲《走马》,就会有排山倒海之气概。二者均能使人产生一种雄浑壮美的崇高体验。

长调牧歌的典范之作《辽阔的草原》,音乐语言、曲式结构都是简洁精练的,全曲只上下两个对偶乐句旋律,但却热情奔放,达到形象和意境、人和自然的完美统一,同样给人以辽阔、豪放的阳刚之美。古老的宴歌《六十个美》,仅在一首单乐段淳朴的歌曲中就唱出六十个美的事物。歌中列举了草原土地、生命青春、牛羊骏马、候鸟鸿雁、阳光云霭、明月繁星、山的景色、海的风光、怒放的鲜花、清澈的流水、弹拨的琴弦、嘹亮的歌声、父母的恩情、弟兄的情义、长者的训导、天下的太平……这种情景交融、法乎自然、天人合一的独特意境和神韵,在人类进入大工业时代,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今天,更为突出显示出蒙古族长调高度的美学价值。

蒙古族长调的表演者穿蒙古长袍,配以马头琴音乐,讴歌母爱、赞美生命、诉说爱情,以真声唱法为主,是最接近自然的声音.在蒙古族长调里,除了旋律本身所具有的华彩装饰(如前依音、后依音、滑音、回音等)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发音技巧形成的旋律装饰,蒙古语称为“诺古拉”,可译为“波折音”,即发声时,配合口与咽腔的复杂动作,发出类似颤音的抖动效果,一般抖动两三次,"诺古拉"对形成蒙古族长调的独特风格具有重要作用。“蒙古族长调每个人唱的都不一样,可以即兴发挥,这也是它的魅力所在。它以思念、赞赏的歌曲为主,大多数都是描写草原、牛羊、白云等,尤以唱马的歌曲最多。”

蒙古族的生存环境历来是地广人稀,加之游牧的独特生活方式,使他们对爱有着自己的思考,对爱的表达也有着独特的方式,长调即是在这种爱的原动力作用之下产生与发展的。因此,长调中无时无刻不体现着这种爱的本质与内涵。

五、传承与发展

在蒙古族长调艺术史上,长调艺术大师可谓代代辈出。一代歌王哈扎布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以“草原抒情男高音”而蜚声于国内外,其《小黄马》高音区的演唱令人拍案叫绝。1955年,“长调歌王”宝音德力格尔以一曲《辽阔的草原》在世界青年联欢节上夺得金牌,倾倒世界级音乐大师与各国青年。评委之一、著名前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称其是“罕见稀有的民音女高音”。20世纪70年代末,年近古稀的鄂尔多斯长调民间歌手扎木苏震惊了北京舞台,在音乐理论界、声乐界、教育界引起轰动和惊叹。许多专家高兴地称赞为“草原美声唱法”,他被请到中国最高音乐学府--中央音乐学院讲学,著名声乐大师沈湘亲临现场聆听他的演唱。20世纪90年代初,80多岁的扎木苏歌喉依旧,充分显示出坚实而科学的歌唱功底。这充分说明,长调演唱艺术不仅有它独特美学本质及其风格,而且具有独特而科学的歌唱技术。

蒙古族长调是一种靠口头传承的民间艺术,通过演唱者的歌喉得以传承,因地域的不同和演唱者的差异,同样的作品不同人演唱可以风格迥异,形成了众多的风格,所以长调常“附着”在传承人身上。

蒙古族长调大师哈扎布是唯一掌握所有长调技术的歌手,是草原传统声乐流派的杰出代表。他创造性地继承和发扬了蒙古族长调歌曲的演唱方法,创立了独具特色的蒙古族草原声乐学派,被乌兰夫称赞为“人民的歌唱家”。

哈扎布曾培养了拉苏荣、胡松华、德德玛等著名歌唱家,是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内蒙古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国家一级演员,并于1995年获得了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授予的“歌王”称号。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蒙古族长调历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在没有留下一张完整唱片的情况下,于2005年10月27日病逝。而他生前编写整理的有半人多高的380首长调唱片,均在文革期间被销毁。即便是他所擅长的潮尔道(长调的一种)现今也几近灭绝。

现在,随着一些著名长调演唱艺人、流派代表人物的年事已高,相继离世和“马背民族”走下马背,长调诞生的原生自然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马背上的千年绝唱及一些独特的演唱方式和方法濒临失传。一旦师承关系得不到延续,独特的演唱方式、方法不及时传承,必然危及长调的保护与发展。

目前,内蒙古民间演唱长调的人越来越少了,一度繁荣的东土默特部、科尔沁部、蒙郭勒斤部长调已基本消失,只有极少数老人、专门研究人员略知一二。而能够唱阿拉善长调的艺人不足百人,而且都上了年纪,也没有系统地盘点过长调流派的“底数”。此外,缺乏全面深入的长调理论、演唱技巧和课堂教学方面的理论探讨,从事长调艺术研究的理论人才凤毛麟角,研究的领域及水平与国外同行的研究成果相比差距极大。对此,专家建议,应尽快建立蒙古族长调保护工作机构,并设立专门的长调院校,加紧培养理论研究人才,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研究和保护,改变长调口头传承的历史。

六、歌曲分类

蒙古民歌主要艺术形式分为两个品种,一是“乌日汀道”或称“长调”,其二是“宝古尼道”或称“短调”。

蒙古族长调是抒情歌曲,由32种采用大量装饰音的旋律构成,题材多集中在赞美美丽的草原、山川、河流、蓝天、白云,歌颂爱情、友谊,表达人们对命运的思索等。她的内部结构自由,在一首民歌中所反映的内容多集中于一个侧面,很少有长篇巨志。音乐特点是:大量使用装饰音和假声,音调高亢,音域宽广,曲调优美流畅,旋律起伏较大,节奏自由而悠长,悠长持续的流动性旋律包含着丰富的节奏变化,极为宽广的音域和即兴创作形式。曲式结构以上、下句构成的乐段较为常见,上行旋律节奏缓慢稳定,下行旋律常常插入活泼的三音重复句式,也有复乐段乃至多乐段构成的联句体,以非方整性结构居多。歌词多以两行为一段,在不同的韵步上反复叠唱。词曲结合则“腔多字少”,常用甩腔和华彩性拖腔,以各种装饰音(诺古拉)点缀旋律。除独唱外,还有齐唱、对唱、伴唱,乃至“潮尔”合唱等演唱形式。她包括草原牧歌、赞歌、思乡曲、婚礼歌、情歌等不同歌种。优秀的长调有流行于阿拉善的《富饶辽阔的阿拉善》、《轮番酒之歌》、《查干套海》、《辞行》、《牡丹梁》等,流行于呼伦贝尔的《辽阔的草原》等,流行于锡林郭勒的《小黄马》、《走马》等,流行于科尔沁草原的《威风矫健的马》、《思乡曲》等,都是乐段体的长调。直至今日,蒙古族长调仍保留着丰富的不同地域的风格。


蒙古族长调作为与盛大庆典、节日仪式有关的表达方式,在蒙古社会享有独特和受人推崇的地位。蒙古国和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的社会和文化生活中,长调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乔迁新居、婴儿降生、婚礼、马驹标记以及其他蒙古游牧民族的社交活动和宗教节庆仪式上,都能听到长调的演唱。在传统的包含摔跤、射箭和马术比赛的运动会“那达慕”大会上,必能听到长调,这是蒙古族至今仍广泛延续的生活方式。

蒙古族短调民歌,不同于长调歌曲,其音乐特点为曲调简洁短小、节奏较快,装饰音较少,旋律线起伏不大,带有鲜明的宣叙性特征。节奏规范多采用单一节拍,曲式多为对称的方整性结构。除大量上、下句乐段结构之外,也有三句、四句、五句乃至更多乐句所构成的复杂曲式。歌词多为四句一段,形成分节歌形式,在不同音韵步上反复叠唱。简单易学,老少皆宜,具有广泛的群众性。题材十分广泛,几乎涉及蒙古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有情歌、酒歌、婚礼歌、祝寿歌、叙事歌、摇篮曲等歌种。优秀的短调民歌有《嘎达梅林》、《森吉德玛》、《诺文吉娜》、《乌云珊丹》、《龙梅》等。
七、长调之乡

2007年10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命名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为“中国蒙古族长调民歌之乡”、“中国蒙古族长调文化保护基地”。新左旗巴尔虎长调特色鲜明,是民族文化艺术的一支奇葩。几十年来,塔布亥、云吉德、巴达玛、宝音德力格尔等众多文化名人从这里走向全国,获得过诸多奖项,为家乡赢得了荣誉。新左旗长调群众基础深厚,牧民几乎人人都会演唱蒙古族长调,该旗原创巴尔虎民歌现已突破300首大关。

2006年起,宝音德力格尔在家乡新巴尔虎左旗每两年举办一次全区“宝音德力格尔杯”蒙古族长调大赛,选拔优秀的长调新秀。2008年,74岁的蒙古族长调歌后宝音德力格尔(巴尔虎长调民歌歌王),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承担起传承保护蒙古族长调的重任。同时入选的还有67岁的巴德玛(土尔扈特长调民歌和哈拉哈长调民歌歌王)、75岁的额日格吉德玛(土尔扈特长调民歌歌王)、75岁的莫德格(乌珠穆沁长调歌王)等三位长调名家。

2007年8月,内蒙古自治区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长调民歌之乡”称号。2008年5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命名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为“中国蒙古族长调民歌之乡”,该旗现已搜集了200多首乌珠穆沁草原原创蒙古族长调民歌。现已创编了《乌珠穆沁民歌》《乌珠穆沁民间故事歌集》《乌珠穆沁新歌专辑》等一大批长调民歌作品和音像制品,还在当地蒙语授课学校开设了长调兴趣班,将《乌珠穆沁长调民歌》正式编入中小学校课程规划,培养了一批蒙古族长调民歌传承人。





放心预定
所有产品均有合法资质的提供商
信用卡信息加密传输安全放心
贴心服务
7*24小时全天专业服务
多种多样的贴心提示
便宜实惠
品质更高.价格合适
全年优惠不断
蒙之情旅行社实行统一销售,分布操作,销售中心位于呼和浩特,操作中心分布位于呼伦贝尔、呼和浩特、锡林浩特、哈尔滨
旅游会议咨询电话400-616-2766(免长途费)
蒙之情呼和浩特总社 地址: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75号天鹅小区2号楼713室 营业执照编号:91150105787077115N 旅行社经营许可证 L-NMG-100246 经营范围:国内旅游 入境旅游
蒙之情提示:旅游行业是一个需要特别审批的行业,请您选择正规旅行社 签订正规旅游合同出游 以免给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投诉电话:12301

Copyright 2006-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内蒙古蒙之情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法人:李艳辉  蒙ICP备11004012号   
技术支持:维雨科技

 
  • 微信扫描
  • QQ客服
  • 点击这里
  • 点击这里